对新课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及策略
时间:2020-07-16 01:56来源:ag真人登录 作者:ag真人登录通讯员 点击:
次
今年是我们高中实行新课程的第一年,而初中的新课改已搞了好几年了,所以在初高中教学衔接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。本来老师们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教材,也要好好学学这个教材,而对学生来说问题会更多。如果教师处理的得当,那么高中的数学教学就会进展顺利,处理不当,会影响高中教学。我们常常在谈到初高中的衔接问题时只关注知识点的衔接,当然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,但是还是要把思路放开些,比如老师可以从初高中数学课程目标的认识,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讨论,初高中的课程目标都体现了知识与能力,过程与方法,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。关于这个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上我从从两个方面来谈:
第一,从老师的教学方面来谈,在教材上,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,多为常量,题型少而简单,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,比较形象,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,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、接受和掌握。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,如:对数、二次不等式、解斜三角形、分数指数幂等内容,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。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“浅、少、易”的特点。高中数学一开始,概念抽象,定理严谨,逻辑性强,教材叙述比较严谨、规范,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,知识难度加大,且习题类型多,解题技巧灵活多变,计算繁冗复杂,体现了“起点高、难度大、容量多”的特点。
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,知识难度不大,教学要求较低,且课时较充足。因而课容量小,教学进度较慢,对于某些重点、难点,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、多次演练,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。但高中数学知识点增多,灵活性加大和课时少,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,因此,高中教学中往往会通过设导、设问、设陷、设变,启发引导,开拓思路,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、解答,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现过程,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。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。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,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,从而产生学习障碍,影响数学的学习。
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我觉得先做好入学教育,结合实例,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,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;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,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,指出注意事项。在教学实际中,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,了解学生的基础;在哪些知识上需要加强。另一方面,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,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,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、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,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,更具有针对性。并立足于大纲和教材,尊重学生实际,实行层次教学。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,建立知识网络。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,培养学生创造能力。对学生教育上,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,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。实行新型教学方法,例如:让学生自主学习,分组讨论等模式。
第二,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来谈。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不少问题,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:
学习方法死板:一些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死板,到了高中后依然没有改观;被动学习:许多同学进入高中还像初中那样依赖性强,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。表现在不定计划、课前无预习、上课缺乏目的性抓不住重点等,笔记虽然记了一大堆,但确是散乱的,未经过整理而形成系统;
不会主动思考与学习:初中三年的学习使得学生形成了习惯于围着教师转,满足于你讲我听、你放我录,缺乏学习主动性,缺乏积极思维,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,缺乏自学、看书的能力,碰到问题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,依赖性较强。而到了高中,许多学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,不善于总结和寻找知识间的联系,只是追作业;实施题海战术,对概念、法则、公式、定理一知半解,机械模仿,死记硬背,致使上课听懂下课做题不会,更没有预习、复习、总结等自我消化、自我调整的时间,结果是事倍功半,效果很差。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。
不重视基础:一些同学只盯住难题,轻视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、基本方法的学习与练习,眼高手低。不愿意亲历亲为,看着差不多就行了,比如,有的同学看到书上较为简单的题目,看了以后以为自已会做,实际真正动起笔来就做错了。这种情况就是忽视了完整的思维过程对知识巩固的作用。
那我个人要解决这些问题学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.
记数学笔记:记数学笔记时要特别注意对概念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的理解,老师对一些专项问题的总结和补充更为重要。对每节课老师的小结也要记好,记好后当天要巩固理解。
建立错题本:错题本要把平时容易出现的知识错误或推理记载下来,以防再犯。记录时可以把错误分为高级错误和低级错误两类。高级错误就是对题型、方法理解失误,属知识型错误,这种错误要及时反思,整理时要善于吃透知识点,灵活解决问题的方法,体会一题多解,一解多题的妙处。低级错误就是自身的做题习惯不好,计算能力差,审题错误等导致的。这些错误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,以爱马虎为自己开脱,结果是屡错屡败,不能吸取教训,造成不必要的丢分非常可惜,所以要将每次做错的题分类。在整理到错题本中时要做好标记,时常翻看,起到警示作用,以后决不让同一块石头拌倒两次。
记数学规律:记忆数学规律和子结论及相关的典型试题。
互相争论: 同学间互相帮助,为数学问题、观点互相争论,能充分理解双方的思路,弥补自己的不足,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再出现对方的错误,同时又使自己从中得到启发、提高,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清晰。
学会总结归类:总结归类可从方法、知识应用、数学思想等方面进行总结。如:求函数定义域、值域,求函数解析式常见类型和方法,数行结合思想。学生要有天总结、周总结、月总结,才会在学习中融会贯通,也就不会出现上课听懂,下课做题不会的事情了。
学会与老师互动:有利于学生自已学会思考,对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思考,并积极发言,就算回答错了,经老师改正,对自已为什么错了也知道了原因,有利于知识的巩固,并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总之,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,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,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,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,从而更高效、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。
ag真人登录 马骏
第一,从老师的教学方面来谈,在教材上,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,多为常量,题型少而简单,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,比较形象,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,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、接受和掌握。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,如:对数、二次不等式、解斜三角形、分数指数幂等内容,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。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“浅、少、易”的特点。高中数学一开始,概念抽象,定理严谨,逻辑性强,教材叙述比较严谨、规范,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,知识难度加大,且习题类型多,解题技巧灵活多变,计算繁冗复杂,体现了“起点高、难度大、容量多”的特点。
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,知识难度不大,教学要求较低,且课时较充足。因而课容量小,教学进度较慢,对于某些重点、难点,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、多次演练,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。但高中数学知识点增多,灵活性加大和课时少,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,因此,高中教学中往往会通过设导、设问、设陷、设变,启发引导,开拓思路,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、解答,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现过程,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。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。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,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,从而产生学习障碍,影响数学的学习。
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我觉得先做好入学教育,结合实例,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,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;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,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,指出注意事项。在教学实际中,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,了解学生的基础;在哪些知识上需要加强。另一方面,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,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,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、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,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,更具有针对性。并立足于大纲和教材,尊重学生实际,实行层次教学。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,建立知识网络。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,培养学生创造能力。对学生教育上,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,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。实行新型教学方法,例如:让学生自主学习,分组讨论等模式。
第二,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来谈。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不少问题,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:
学习方法死板:一些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死板,到了高中后依然没有改观;被动学习:许多同学进入高中还像初中那样依赖性强,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。表现在不定计划、课前无预习、上课缺乏目的性抓不住重点等,笔记虽然记了一大堆,但确是散乱的,未经过整理而形成系统;
不会主动思考与学习:初中三年的学习使得学生形成了习惯于围着教师转,满足于你讲我听、你放我录,缺乏学习主动性,缺乏积极思维,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,缺乏自学、看书的能力,碰到问题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,依赖性较强。而到了高中,许多学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,不善于总结和寻找知识间的联系,只是追作业;实施题海战术,对概念、法则、公式、定理一知半解,机械模仿,死记硬背,致使上课听懂下课做题不会,更没有预习、复习、总结等自我消化、自我调整的时间,结果是事倍功半,效果很差。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。
不重视基础:一些同学只盯住难题,轻视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、基本方法的学习与练习,眼高手低。不愿意亲历亲为,看着差不多就行了,比如,有的同学看到书上较为简单的题目,看了以后以为自已会做,实际真正动起笔来就做错了。这种情况就是忽视了完整的思维过程对知识巩固的作用。
那我个人要解决这些问题学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.
记数学笔记:记数学笔记时要特别注意对概念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的理解,老师对一些专项问题的总结和补充更为重要。对每节课老师的小结也要记好,记好后当天要巩固理解。
建立错题本:错题本要把平时容易出现的知识错误或推理记载下来,以防再犯。记录时可以把错误分为高级错误和低级错误两类。高级错误就是对题型、方法理解失误,属知识型错误,这种错误要及时反思,整理时要善于吃透知识点,灵活解决问题的方法,体会一题多解,一解多题的妙处。低级错误就是自身的做题习惯不好,计算能力差,审题错误等导致的。这些错误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,以爱马虎为自己开脱,结果是屡错屡败,不能吸取教训,造成不必要的丢分非常可惜,所以要将每次做错的题分类。在整理到错题本中时要做好标记,时常翻看,起到警示作用,以后决不让同一块石头拌倒两次。
记数学规律:记忆数学规律和子结论及相关的典型试题。
互相争论: 同学间互相帮助,为数学问题、观点互相争论,能充分理解双方的思路,弥补自己的不足,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再出现对方的错误,同时又使自己从中得到启发、提高,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清晰。
学会总结归类:总结归类可从方法、知识应用、数学思想等方面进行总结。如:求函数定义域、值域,求函数解析式常见类型和方法,数行结合思想。学生要有天总结、周总结、月总结,才会在学习中融会贯通,也就不会出现上课听懂,下课做题不会的事情了。
学会与老师互动:有利于学生自已学会思考,对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思考,并积极发言,就算回答错了,经老师改正,对自已为什么错了也知道了原因,有利于知识的巩固,并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总之,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,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,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,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,从而更高效、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。
ag真人登录 马骏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 上一篇:喜 报
- 下一篇:2019年12月教研活动